传习录读后感(12篇) 读《传习录》心得体会范文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哲学著作,由其门人弟子对其语录和信件进行整理编撰而成。这部作品对于中国哲学、文化、历史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传习录读后感相关的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传习录读后感(12篇) 读《传习录》心得体会范文

第1篇:传习录读后感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是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传习录》

问:“宁静存心时……”这一段说出了现在人普遍容易犯的问题,静心本来是方法不是结果,可修身修着修着就变成了喜静厌动。身边很多人在追求着静心,特别喜欢待在那种状态里。以前我也觉得在这种状态里就是修行修到了,现在仔细一想还真是王阳明说的只是气定而已。有事的时候气一乱,就定不下来了,然后就从静的状态出来了。发现这种静的状态并不能指引我们把发生的事办明白。王阳明把功夫说的就是念念去人欲,存天理,我认为关键处就是在“念念”上。存天理,去人欲有时我也能做到。随着修行做到的几率也很多。但要想念念都是存天理,去人欲这就太难了,每个念都是善的念,把邪念、恶念、杂念、妄念全都排除,每一念起都是天理。静的时候,修的是存天理,去人欲。动的时候修的也是存天理,去人欲。如果只依赖静的.时候,那所有的繁荣都只是虚假的繁荣,你觉得修行提高了,也只是假的。因为儒家是入世修行的学问。你要走修静的路线,就偏离了儒家修行的方向。每天生活,岂能静。追求存天理,去人欲是可以达到静的。但反过来想通过静,达到存天理,去人欲就难了。

第2篇:传习录读后感

问:“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

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传习录》

有两种人是改变不了的,第一种就是智者,属于先天开悟的这种人,第二种是愚昧的.人。虽然王阳明说的简单粗暴,但绝对是真理。第一种人是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目标明确,并且会为达到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地努力。所以这种人是不会改变自己的想法的。最有意思的是第二种人,愚昧,不明事理,会坚定地认为自己想得也是对的。这种人有一个特点,特别的倔强。一旦他认定了一个道理,九头牛都拉不回来。想让这种人改变是不可能的。

在现实生活当中第一种人很少,第二种人越来越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很多人都会把无知当性格。遇到这种人,最好的选择就是离开。不要尝试去用道理说服他,如果那样你只能自找苦吃。上智者是不需要改变,下愚者是不会改变。

如果我们既不是上智者也不是下愚者,那么你就要去改变自己。我更希望自己用这句话给自己做一个警句,当有一天我不愿去改变自己的时候,我要告诉自己,如果我不想作下愚者,就要马上付诸行动去改变自己。只要不欺骗自己,你一定会有一个清楚的答案,你是哪一种人。那你还有什么原因去拒绝改变?强其所不能吧!

第3篇:传习录读后感

问“子夏门人问交”章。

先生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张是言成人之交。若善用之,亦俱是。”

——《传习录》

我觉得王阳明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正是体现出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年轻时候的交友哲学和成熟之后的交友哲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为我们想要的结果不一样。年轻的时候喜欢特立独行,喜欢与别人不一样,喜欢个性,所以交朋友也是完全靠自己的喜好来评断。王阳明这个回答是基于对人性的了解,因为年纪轻所以容易冲动,“对”不是我们去做事情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儒家提倡不问喜不喜欢,但问应不应该。可年纪轻轻的时候,他的行事准则完全是反的,先问喜不喜欢,再问应不应该。如果不喜欢,这件事情应该干他也不干。如果喜欢,这件事不应该干,他也会冒着风险去干。因为这就是年轻。王阳明年轻的时候经历过五溺时代,他更能清楚自己的喜好所带来的结果。所以他说子夏的话是对的。

可人总是要长大的,当人逐渐成熟的时候,我们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了,我们想要的结果就不是光问喜不喜欢了。就像成家之后,你去超市买东西,只有100块钱,你看到了自己特别喜欢的东西,但是你还要买菜,那你选择买菜还是买你喜欢的东西?买菜一定是更重要的,这就是应该,因为年龄的关系,他排在了喜欢的前面。所以当人处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时候,他交朋友的方式也就不一样了。子张的`交友原则“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就更重要了。我们在社会上奋斗就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资源,社会资源是离不开人际关系的。

不能说自己喜欢跟谁交朋友,就跟谁交朋友。你需要去想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可以为对方带来什么。如果你光想着和对方交朋友去利用他,他肯定也不会和你交朋友的。如果你对不如你的人包容不了,比你行的也不会包容你。那就真的变成高不成低不就了,怎么还能有人脉资源,你的人生怎么能走向成功?所以王阳明说子张的观点也是对的。

用不同的阶段去看待人际关系,这才是儒家说的中庸。人是活的,关系是活的,如果我们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定义在一个标准范围内,那这个社会还有什么可发展的未来?社会的成长是伴随着人的成长不断进步的。儒家提倡渐修,从小到大需要我们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去改变自己。正因为人生有这种不确定的因素,我们才可以在挑战中成长。

第4篇:传习录读后感

问:“延平云‘当理而无私心’。‘当理’与‘无私心’如何分别?”先生曰:“心即理也。‘无私心’即是‘当理’,未当理便是私心。若析心与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问:“释氏于世间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着,似无私心,但外弃人伦,却是未当理。”曰:“亦只是一统事,都只是成就他一个私己的心。”

——《传习录》

王阳明通过朱熹老师的一句话来阐释他的“心即理”学说,“当理”就是天理显现,要想天理显现,就要去掉后天的习染。私心就是后天习染的体现,去掉了就是无私心。无私心当然就是天理。反过来讲,如果你的天理没有显现,那是因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简单的说当理等于无私心,它俩是一回事。要是把他俩分开说就是因果关系,这是朱熹的理论了,王阳明是不认同的。

有意思的是陆澄又问了佛家的无私心和当理的关系,他认为佛家的无私心是不当理,因为他抛弃了人伦,这个人必须得尽孝。在我们没尽完孝的时候出家,这首先就是违反人伦的。作为一个人,父母把我们生下来养大,我们必须要尽孝。一个人可能没有伴侣,可能没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欲抛去一边,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时候,你去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这就是天理没有显现。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无私心蒙蔽了,说白了,你为了你的欲望抛弃了人伦,因为私心所以不当理。这是从反面论证王阳明心即理的一个体现。

第5篇:传习录读后感

爱问:“昨闻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觉功夫有用力处,但与朱子‘格物’之训,思之终不能合。”这一段说的是徐爱听完王阳明的教导,觉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细琢磨,发现与他以前学的这些朱熹的言论总是不能契合,所以他来问王阳明。

这一段对我有帮助的是“子夏笃信圣人,曾子反求诸己。笃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阳明对这两个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坚信孔子的观点,并笃定地去奉行实践。曾子是听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实践。我现在的状态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师父说什么我都坚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当中去践行师父说的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阳明对徐爱引的“《书》之精一,《论语》之博约,《孟子》之尽心知性”进行了讲解,并对《中庸》说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强而行之”三种人分别说明。“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对照了一下,我勉强算第三种人。勉强是因为我觉得“夭寿不二”这点上我没做到。

王阳明又通过徐爱的继续提问,带出了阳明心学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阳明心学整明白,那王阳明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们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体,明德是性的体现,肉身是由心主宰的,从心发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体,意放在哪,那就是物。这些概念到现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练,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阳明说出他对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观事物,意从心发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东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从这个角度来讲,物是和你的心有关系的,所以才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第6篇:传习录读后感

崇一曰:“先生致知之旨发尽精蕴,看来这里再去不得。”

先生曰:“何言之易也!再用功半年看如何?又用功一年看如何?功夫愈久,愈觉不同。此难口说。”

——《传习录》

我曾经想过,修行到最高的层次就是圣人吗?那圣人之上还有没有?看王阳明的答案肯定是有的。我也曾经向往过,修行到像王阳明那样的阶段,就已经很幸福了,再往上没敢想。

世界太大,高手太多,谁知道哪个是头呢?就像我们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如果到达尽头,尽头之外又是什么。我觉得最大的尽头就应该是万事万物的规律,我们只要摸清楚这个规律,就好比是王阳明将圣人比作金子一样,我们就已经到达了另外的`一个很高的层次了。

我现在也只是在瞎猜,王阳明并没有肯定,只是告诉他的弟子,用的功夫越久,越会感觉到不同。

就像我经常问师父开悟是什么感觉,师父说只要你开悟了你就知道是什么感觉了。

我们总是幻想更高的层次是什么样,却忘了自己现在处在的层级。

修行这件事情不能好高骛远,要一步一个脚印,修到哪算哪。但还是要给自己一个目标的,这个目标就是成为圣人。

第7篇:传习录读后感

侃问:“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功夫说闲语、管闲事?”

先生曰:“初学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无时,莫知其乡’,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着落。若只死死守着,恐于工夫上又发病。”——《传习录》

这一段先告诉了我们修行初级阶段怎么去修行,就是你有多渴望去改变自己。儒家讲为己之心真切,真是想明白,切是迫切。那你修行之心真了吗?切了吗?如果修行真的像心脏疼一样关注在心脏上,那么我们修行的速度就会一日千里。最开始这样对我们的修行是有巨大帮助的,因为我们的心外放太久了。

所以《格言联璧》才讲“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无事的时候,心是安在自己的腔子里的`,有事的时候,我们外放的时候,是需要去完成我们想要完成的事情。儒家是入世的学问,我们不可能离开世俗,到远离人类社会的地方去,少不了与人打交道。用心的去做每一件事,投入在当下。做完事情的时候把心收回来,就是修行,也是收放心。能收能放,才是自如。

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因为心外放的太久了,所以要练习收心。初级阶段过后就练习收放心,如果这个时候还一直在收心上,就会从执着变成执拗。就做不到儒家说的允执厥中,反而会耽误修行。

第8篇:传习录读后感

漆雕开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说之。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曾点言志,夫子许之。圣人之意可见矣。——《传习录》

这一段给我的启示,人必须要修身,修身之后要有自知之明。就是你要清楚自己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跟自己的能力有关,跟社会环境也有关。修身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不是别人说我们能干什么,是我们自己清楚自己能不能干。能干,怎么干?不能干,需要补什么?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长处和短板。不能别人一捧自己就飘飘然。冒然到一个岗位上,对自己、对企业、对别人都是不负责任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干不好会让自己的名声变臭,到时候想挽救可就难了。儒家讲明哲保身,如果自己有能力,但是环境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或者说环境不适合去干这个职位,那你就要选择另外的一种生活方式。

这也就关系到我们怎么对待生活,曾点对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认同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脱离于生活的修行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场得意,还是职场失意,生活每天都在继续。要保有像曾点那样的心态,乐观的面对生活。我觉得曾点就应该是达到了喜乐平和的状态。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第9篇:传习录读后感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舂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传习录》

儒家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里说的“惟一”就是指人的先天本性,也就是明德。要想达到“惟一”就要做到“惟精”。王阳明用大米举例,要想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过程都是“惟精”,得到洁白的大米,这个结果是“惟一”。从《大学》的角度来讲,“止于至善”是“惟一”,“明明德”是“惟精”。从修身的`角度来讲,明德是“惟一”,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惟精”。后边提到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些都是“惟精”,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做到“惟一”。广博地学习、审慎地提问、慎重地思考、明确地辨析、坚定地奉行,这些都是方法论。这五点都做到了,才有可能达到“惟一”。

从我自己来讲就没做到。以前觉得自己博学还可以,这几天看师父每天发的修身格言365的引言出处,就知道自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审问”就是要问自己是什么?还要问自己为什么?明确这个是不是自己真想要的。要清楚自己在这件事情当中的情欲念。最后如果清楚了,那么就要坚定的去执行。

“惟一”就是主一,可以往更深的理解就是我们人生最后的目标其实都是一个。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你一生当中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惟精”,这些所有的事情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中庸之道。就是偶尔的实现中庸并不能叫“惟精”,也达不到“惟一”。必须需要一生当中所有的事情都要保证中庸之道,才有可能达到“惟一”。一生笃行中庸之道就是“惟精”,所以“惟精”就是“惟一”。

第10篇:传习录读后感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传习录》

这里的学不是学习,是修身。这里面王阳明讲为学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不能偏执。我自身是存在这个问题的。有的时候明知道自己这么做不妥,但依然会为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错再错。还有时候是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的劝解听不进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说的修行的过程都与自己非常吻合,感觉好像就是在说自己一样。刚开始修行的时候,心静不下来,想要的东西特别的多,总是心为物役。天理和人欲在一起打仗的时候,人欲90%以上都会战胜天理。用心猿意马来比喻非常的恰当,像猿猴一样上下乱跳,像马一样奔跑,一跑就没影,走神严重。用修心初级三步曲的’第一步静坐思心最管用。当心静下来之后就容易喜好这种状态,想在这种状态里不出来,就容易变成喜静厌动。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学问,不是老哥自己一个人修行。一旦遇到事情的时候,心又开始泛起波澜,从静的状态里出来。所以单独练打坐静心是没什么用的。

王阳明说出了阳明心学当中非常重要的四个字省察克治,简单的说就是事上磨炼。他把后天对心的习染比喻成了盗贼,他的一句名言也是去山中贼易,去心中贼难。把天理和人欲之间的斗争比喻成了猫和老鼠,也就是说,人欲的天敌是天理。天理必须要战胜人欲,而且要斩钉截铁,不可姑息。自己距离斩钉截铁、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远,只能慢慢修炼,不敢间断。

第11篇:传习录读后感

老师授教:遇事练心!练心,需要我们扩大自己的意识接受范围,我们的意识心是小的,当我们遇到工作及家庭带来的烦恼,下意识觉得心烦,难解决,人生好难,为什么我命那么苦闷。那也许是不是试着化解下我们的意识呢?这里让我想到了知而不随,知道我遇事难,但不要一天到晚苦闷在真难啊,这事会发展成如何如何的境地,难的我吃饭想睡觉想,所以我们吃饭不香睡眠不好身体也就不好了。

其实这些都是意识心所产生的的一些列后果,那么为了我们自己活的更好,可否做到知而不随,即知道但并不继续意识下去,不去想一直深究造成多大后果或一直想着难难难而是尽自己的能力去解救困境的自己,然而要不要过多去想最后能不能解决?不要想!就只是做把过程做好,因为事情本身已经发生,最坏不过结果,你尽力解救最坏也不过是这个,对了,该来的总会来,我们要知而不随,不然很容易浪费情绪。

因为我们的意识观念决定了每一个细节,细节改变事物的发展。由此让我们的心变大,大到本心出现,能让我们的意识退出,对的是退出,化掉,而不是对抗!对抗是什么,老师说,坚持也是对抗,致良知时,脑子里连续剧不断,总是算着时间多久了,为了我能坚持下去,下意识的我会去对抗这些念念,坚持自己能把致良知时间拖长。当事情的发生让我自己不舒服了那要如何呢?

其实,这些感受只是一种存在,什么存在?一时的存在!一时的.东西不是真实的,只有我们心大了能化之,几次化掉之后,随着自然的发生,把自己意识顺没了,私欲能被化之,做到了顺其自然!

这次的阳明心学让我从不敢接触到内心接受,最重要的就是刘老师说的把良知活成生活的状态,做大了自己即能造福集体吧。目前只能从我的小集体—家中练心得智慧。

很喜欢老师说的,发光作盐这句话。盐其实是好东西,无法缺少,但是它又很普通的存在于每家每户,而且当菜不好吃的时候,还会抱怨盐放多了,为什么不去说这个菜本身不行需要盐来提味呢?所以我们本身能作为盐的话,是不是能自我提味?且低调的存在?如今社会的大环境,致于我们的是一颗颗虚浮的心,处处是攀比处处是竞争,存在是无法改变,所以可以自我充实,充实就是增值,充实之谓美,充实了自带光环,做大自己,做盐吧!

《传习录》是一部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让我们了解了中国哲学的历史和文化,更让我们深入思考了人生、社会、自然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相信,《传习录》会成为大家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前行。

本文由用户 chener 上传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enku.52yushi.com/wz183.html

(0)
chenerchener
上一篇 2023年12月18日
下一篇 2023年12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