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读后感1000字(10篇) 读孟子后的收获和感想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述的言论汇编。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篇章,《孟子》在思想、政治、伦理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孟子读后感1000字相关的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孟子读后感1000字(10篇) 读孟子后的收获和感想

第1篇:孟子读后感1000字

“心者,人之北辰也。苟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故以‘尽心’题篇”,赵氏之注开篇便点明此篇题旨——存心养性,知天立命。

世世如事,人生在世,就如同扁舟泛于湖海,内心的守望便是风帆,航向的驶离,都靠着风帆的指引。

心若简单,干净,便得到的是静怡和稳稳的生;心若嗔念过多,便时常觉以石为饱,那么你驶向的便是无尽的贪念之海。

我心虽为明镜,怎奈世间落花太多。修身,最难把控的是内心的欲望、外在的诱惑。有人因富贵放弃德行,有人因德行放弃富贵。也许彼此都认为对方不值得。差别何以如此?

在人世的幻海中沉浮,我们必须保持自己内心的安定,修身养性之事,完全取决于自己,不能怨天尤人。一个人能做到表里如一,不拿腔作势,就会真正快乐了。一个人能推己及人,换位思考,就会有仁有义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投机取巧、放弃原则、不顾名誉的人,是没有什么羞耻感的人,也是无可救药的人。

死生有命,谁都无法强求于立世百年,我们能做到的,只不过是尊于自己的内心,确立一个人生目标,往前走,就可以了,逆境可以让人养成警醒、多虑的好习惯。一切太顺利的`时候,人就疏于思考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存其心,养其性,才能做到凡事平常心以对。

我们只是普通人,不是圣人更不是神人,短短数十载,或许不能做到如何风光于世,流芳百年,但也切莫留下遗臭万年的印记,我们唯其可做的便是,做一个好朋友,好同事,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忠于内心的自己。

第2篇:孟子读后感1000字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译文(前两段):孟子说:“充分利用心灵思考的人,是知道人的本性的人。知道人的本性,就知道天命。保持心灵的思考,涵养本性,这就是对待天命的方法。无论短命还是长寿都一心一意地修身以等待天命。这就是安身立命的方法。”

孟子说:“一切都是命运,顺应它就承受正常的命运。所以知道天命的人不站在危险的.墙下。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正常的命运;犯罪受刑而死的人,所承受的是非正常的命运。”心得:当一个人出生,上帝并没有决定他是贫是富,是出人头地还是平凡。

更不会少给你某样或少给别人某样。他是公平的。即便是他给你关了一扇门,却一定会为你开一扇窗。但是以后的生命之路的好与坏,就要靠自己来决定了。你付出的越多,回报也就越多;努力越多,收获也就越多;学习的越多,知识也就越多……也许你现在还没有看到成效,但在不久的将来,你就会知道,当时的付出是值得的。就像孟子说的,只有用心灵思考的人,才知道人的本性。正如现在的我们一样,只有用心学习、用心思考,才是真正会学习的人。这不禁让我深思,我的命运,我认真对待了么?恐怕没有,而且还差得很远。

总认为时间有的是,以后再努力也不迟。可是真的还有的是时间么?不长了,所以趁现在还不晚,要把命运紧紧地握在手中。努力,努力,在努力。不要让命运掌控我,而是要由我来掌控命运!

第3篇:孟子读后感1000字

“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是《孟子》中《滕文公(下)》篇里的一句话。是孟子同滕文公对话讲仁道时所论述的一个观点。孟子认为:“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曰:‘为富不仁,为仁不富矣’。”百姓的基本情况是,有固定职业的人才能安分守己,没有固定职业的人就不能安分守己。如果不能安分守己,就放荡不羁,胡作非为,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等到他们犯了罪,再去惩罚他们,这是陷害百姓,哪里有仁君在位做出陷害老百姓的事情呢?所以仁爱贤明的君主一定要谨慎从事,节省开支,尊重百姓,对社会取之有度,不能贪财。阳虎说过:‘要财富就不能仁爱,要仁爱就发不了财’。

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针对百姓,二是针对君王及统治阶层。针对百姓是讲要有自己的.事业,有固定的收入,爱岗敬业,生财有道。如果没有固定的职业与收入,则形同市井游民,无业盲流的无道德、无操守、无底线之人,邪恶异端之事往往发生在这类人身上,这是社会的悲哀,也是统治者的无能。仅仅惩罚而不从根本上解决民生问题,不是贤明的君王所为,也不是有道的王国;针对君王及统治阶层而言,是告诫他们要体谅民生,体察民情,鼓励有恒产者置业生产,服务社会,引导无恒产者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不要好逸恶劳,要勤劳致富,安居乐业。同时统治者不要对民众索取无度,要多听取老百姓意见,倾听民间疾苦,做一个廉洁清明的人。鲁国大夫阳虎曾说过:‘想发财就不能有仁爱,想仁爱就不要想发财’。类似今天我们说的当干部别想发财,想发财别来当干部。这体现了孟子的仁政、仁道的思想,于我们当下很有借鉴意义。

第4篇:孟子读后感1000字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跟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鼻祖。

在了解孟子以前,我都觉得孟子是同一朝代的,可是,这本书刚开始看,就打破了我原先的想法。其实孟子是孔子去世很久;才出生的。小时候,孟子就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很崇拜孔圣人,十几岁的时候,它还去过鲁国,相知孔圣人的门第来叫自己,可是,孔子的徒弟差不多都已经去世了,于是,孟子找到了司徒牛,这时,司徒牛也已经是个驼背老人了,司徒牛原是子思老师(孔子的学生是最重视的学生,不过,一场疾病导致了他不敢见人,也能为他的背上莫名其妙的长出了一个锛俿角痫,于是他隐居与树林里,谁也没见过他,但是孟子找到了他,司徒牛听了孟子的讲述,决定收他为徒,三年后,司徒牛让孟子离开了那里,劝他去更加开阔的地方展示才华。

孟子泪令老师后,回家兴学育才,凭借着他的本领,孟子成了有名的老师。

公元前347年秋孟子带着几个门徒去了齐国。起先,他受到齐威王的欢迎,齐威王知道他是一个人才,但孟子齐国不被重用,因为他坚持的是仁政思想,而齐威王确性霸道,他想要把整个天下柜为己有,这下,孟子又拿出了最令我佩服的锛偽琻銡玗一口才,他说话滔滔不绝,有因为他学识渊博,知道的东西很多,随后就能说出大道理来,就是利用他的口才,孟子成功说服齐威王行仁政,他给齐威王讲了很多道理,搬出了他脑海里基础的知识,要是我是齐威王,都会听得晕头转向呢!

78岁时,孟子决定辞了官衖,回家安享晚年,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觉得在怎么,也得绿叶归根,于是,在众人的挽留下,孟子热泪盈眶地回了家,在齐国35年。

85岁,古稀之年,孟子带着邹国百姓的叹息声,徒弟的哭声,去世了。

出殡这天,雪更大,风更狂,连天地山川都为一颗巨星的滑落而哭泣,各地百姓都感到孟子的家乡,披麻戴孝,在风雪的呼啸下把孟子送向天堂——

其实,就算是圣人,我也觉得他会有错的地方,孟子也不例外,因为,孟子总是说,孔子说的都是对的,然而,孟子的动勋远大于他犯下的错误,他谦虚,他好学,他还真有一副好口才——

孟子,真是一位伟大的“老师”。

第5篇:孟子读后感1000字

孟子雄心勃勃,准备干一番大事业,可是他四处奔波,最终也没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孟子自己害了自己。因为他没有统治阶级那样的野心,更没有他们那样的残忍之心,他的心里装满了仁义,所以他有再大的政治理想也难实现。

面对这样的结局,孟子无可奈何,但又不甘心失败,不能让自己空有满腹经纶。于是他把自己的政治理想寄托于统治阶级。

诸侯争霸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气候,这种大气候注定了孟子的命运,他像一只无头的苍蝇四处踫壁,或像一只皮球被诸侯们踢来踢去。

孟子所推崇的王道和仁政的终极结果就是专制。虽然他是一个政治上的失败者,但他的王道和仁政思想却毒害了世世代代中国人民。他虽然自由了,但世世代代的人民失去了自由。

孟子不愧为王者师,他天衣无缝的说理让王们深信不疑。例如:在梁惠王(上)篇中,他抓住梁惠王所讲的“利”进行说理,“王曰:‘何以利我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我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乍看此言,似乎没有什么反驳的,但在当时那种大气候下,梁惠王考虑“利”不是没有道理的。诸侯争霸,你不考虑‘利’,也许就会成为他人的口中食了。由此我联想到了现实的美国,到处考虑自己的‘利’,如果其利益受到损害,便进行制裁,甚至战争。正因为考虑利,其国家就强大,其人民就富裕,这有什么不好。

实际上孟子的许多说理稍微一驳便不堪一击。比如:“无伤也,是乃仁术也,间牛未见羊也。”见牛未见羊未必就是仁术,见了不杀和不见杀之都无法证明他有仁术,说不定见了杀比不见杀的更具有仁术呢!他说:“君子远庖厨也”,君子未必远庖厨也,如果君子远庖厨也,那么君子远吃行不行?

孟子的有些说理偏离现实,这只不过是他仁政理想而已。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的这种推恩理想在现实中往往难实现。

“仁政”与“民主”无法比拟,“仁”与“自由”无法比拟,我们宁可要“民主”也不愿要“仁政”,宁可要“自由”,也不愿要“仁”。

第6篇:孟子读后感1000字

孟子的政治主张久久难以实现,他很着急。恰在此时,他的学生公孙丑变便把他与实现霸业的管仲、晏子相比,这更使孟子心中难受,但作为王者师的他有怒而不敢发泄出来,如过他发泄出来,便有时他王者师的身份,于是他借增西发泄了心中的怒气,真是一举两得。一发泄了心中的怒气,二为自己的仁政、王道找到了借口,何乐而不为。他看不起管仲、墨子的霸业,但他说:“以齐王,由反手也。”难道他不知到齐国能有今天,正是管仲、墨子的功劳,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公孙丑又问孟子:“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乎?”于是孟子大谈阔论,从勇气谈到豪然正气,其实它真正想谈的就是他所谓的浩然正气。公孙丑问道:“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正气。”“敢问何谓浩然正气也?”曰:“难言也……”孟子所谓的浩然正气,与他的性本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真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娞矣。”孟子教化人们培养仁义之心和浩然正气必须从日常生活中做起。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的影响,有人走在路上连一只蚂蚁也不敢踩死,正是因为对这种思想的培养,大多数中国人骨子里就生长着仁义,这恰恰让一部分小人乘虚而入。当今的世道就有这样的小人在大小的舞台上指手画脚,狐假虎威。我恨小人,因此我恨孟子所提倡的性善论。如果大家都有一点老黑格尔的性恶论的思想,就不至于产生这样的小人了。

当然孟子有许多好的方面值得我们学习。公孙丑说:“然则夫子既圣矣乎?”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向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孟子非常谦虚,从不把自己看作圣人,孔子尚不敢自沉圣人,何况我孟子呢?这正是孟子伟大人格魅力之所在。我们缺少的正是孟子的这种人格魅力,在学习生活当中,有一点成绩就夸夸其谈,自高自大。我要说:孟子尚不敢如此,何况我们这些平庸之辈呢!

第7篇:孟子读后感1000字

作为传统文化的先祖,孟子于中国的影响是达数千年之长远,我辈中人自然难以三言两语以揽括,虽然我的认识只是管锥之见,但孟子本人的思想、精神和气魄却如穿透万里晴空的红日,我即使局限于视野和眼识,亦已感到了耀眼的光辉。

首先,我觉得孟子的厉害处正在于,所提倡的“仁义”思想最能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害。孟子看到“生”、“利”是对事物利益关系的短视,而仁、义却能长远影响到将来,故有“舍生取义”、“舍利取义”之说。狭义的“仁义”是指封建时代人伦的忠义孝悌,实那么是千百年来对孟子的误解,因为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三纲五伦已革了命;《中庸》讲:“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那末,此“仁义”还有永久的意义可言吗?所以我们今天理解孟子的“仁义”,实应站在高处,从广义入手:如同道家的“道”、佛家的“菩提”,都是对客观普遍规律的`认识,孟子的“仁义”也不二致。而这种认识,可让孟子如一纯熟渔夫的手钳在了螃蟹扼要的部位,任螃蟹用力再猛,纵有大腿大脚亦是摆脱不了。无论事物表象出现多么错综复杂的问题或困难,孟子皆显得不昏沉也不散乱,经常化险为夷、转难为易,而绰绰有余。

当今著名于世界的“系统论”、“系统考虑”,虽口口声声反对舍本逐末,而要动态、长远地看事情,说透了:皆可从孟子的仁义思想找到雏形。

另有一点,我觉得孟子最值得后人效仿的是他独行特立,不同流合污的气概。这点即注定了他假设有时机作为,给予一发挥才干的舞台,那么必能成一王业的大人物也!独行特立者,立场坚决,意识独立;不同流合污者,那么能做到不见异思迁、不心随物转。有此二者,那么造就了孟子之大气魄,表如今文风上那么气势雄奇而磅礴,用来创业那么整个世界都向他一人倾倒,孙子兵法言“致人而不致于人”,在孟子身上得到了表达。当今社会形势风起云涌,常常人置于其中而莫辩方向,倘学得孟子一二,何怕不能惊天地而泣鬼神呢?

虽然研习《孟子》的时间短促,然而孟子光明的仁义之道已足以令人受益终生了,最后,再对孟子的仁义之道作一总结:一是其舍末逐本的思想,二是其独行特立的精神,三是其驾驭形势的气魄。

第8篇:孟子读后感1000字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自《孟子·离娄上》。是孟子在评价舜结婚的事情时说的,完整的原话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原文的意思是:“不孝顺的事情有三件,其中又以没有子孙后代最为重要。娶妻本应先告诉父母,舜帝没告诉父母而娶尧帝的二女为妻,就是因为担心绝了后代,所以明理的君子看来,虽然没有禀告父母,就和禀告了父母是一样的。“孟子继孔子之后对儒学的发展有巨大贡献,他极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导人们努力向舜看齐,做舜那样的孝子。说:“舜,人也;我,亦人也。舜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我由(犹)未免为乡人也,是则可忧也。忧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他甚至设想,舜为天子,而瞽叟杀人被捕,舜虽不会利用权力破坏刑律而将其赦免,但一定到监狱里偷偷地把父亲背出来,一起逃到海滨,过无忧无虑的日子,为了共享天伦之乐而忘掉天子的地位。由于儒家的宣传,有关舜的传说事迹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留下极深刻的影响。

后来汉代人赵歧所做的《十三经注》。他在注释孟子上面的话时,说:“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这里他把无后解释为了“不娶无子”,从此开始了两千多年的误解。但有意思的是,他认为第一不孝,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意思是第一不孝,是对父母无条件地屈从,容忍他们做不义之事。这就很值得我们回味了。很多同志说,为了父母去结婚。如果为了父母去欺骗一位异性而结婚,当然也就是“陷亲不义”了,无后问题没解决,反而犯了第一不孝。

第9篇:孟子读后感1000字

孟子是亚圣,集儒家大成,孔子是首创私学,尽管“儒”思想并非孔子首创,却是在孔子那里发挥到极至。生于孔子一百多年后的孟子,以孔子为“大圣”,遵循孔子的一套礼仪廉耻,然而孟子并非凡夫俗子,只懂得硬抄照搬,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孟子是摆脱了孔子的羁绊,形成了独立的人格,比如在一些人事看法上等。

孟子讲人性,讲仁义,讲建功立业,讲“人性之善,犹水之就下也”,讲“仁者无敌”,讲“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浩然正气。然而,孟子终归是太完美无瑕主义了,他相信孔子的“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但是他是否明白人在其位必有无可奈何的事?就像一个狱官,也许他并不想杀人,但这“杀人”就是他的工作,他能为不杀人而饿死自己——“杀”自己吗?就像一个士兵,也许他每天都在祈祷和平,是个和平主义者,但双方一旦开战,他便不可做个后退的懦夫!这就是身不由己。

在王道上,他也说:“为政难,不得罪于室”(离娄上),但是矛盾无处不在,当为政与室出现了问题怎么办?孟子是甘心做个委屈求全的客卿吗?我想不是的,一个堪称“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人怎么会甘受眼辱,他比孔子勇敢,有魄力,所以他不甘,反抗,游说。但以上矛盾是不在孟子的能力范围内的,孟子会讲一系列的治国口号,治国方略,会在被蒙蔽的黑暗中找出些解决方案来,知道民心向利,于是观君王饱民腹,顺民志,但纵观所有,那一套套看似完美的宝鉴却在战国风云的时代黯然失色,不是别的,只因为他境界太高,是那些注重眼前利益的人所无法理解的。要不怎么说,一个人愈是人类,那么他就愈不被他同一时代的人所理解,接受,他不容于那个时代。因为他的言行并不是准备给这一时代的人看的,而只是把这些广告当作整个人类的一部分右言的,所以他所做所为所言也许不是那时代人所熟悉的色彩、气味,所以他是这样的格格不入。

于是孟子孤独了,他失望于君王的顽固不化,疾恨社会上淬的“异学怪论”,他痛惜,他辩论,他惆怅,他不平,但是一个没有实权只体力行的传教士如何能改变这混乱的世界呢?思前想后,唯有一招——反求诸己。

努力修养好自己的品性,以便成家、立业救国,一步步,脚踏实地,禁欲好“人之不为”,从而实现“人有所为”,这睚是我们现代所说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孟子是伟大的,他已认识到世间最虚伪最脆弱的傲慢莫过于国家的傲慢,民族的傲慢,不立足于根本,空想连篇是毫无用处的,因为如若一个人为他的国家,民族而傲慢,正说明他于本身是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资本,他用普照的阳光来遮盖自己的影子,反而使他自己更加渺小,不然的话,他就不必求助于和他的千万同胞所分享的那份资本了!

孟子的最终思想还是回到“人”上来了。人这个自我独立的思想主体是被几千年来所严重忽略的,焚书坑儒,文字狱,这些努力遏制人类思想,禁欲人类欲望的工具,钝化,麻木了人之所为人最根本又最崇高的权力。将“大欲”、“大功”、”大利”这些全民性的东西强加于个人身上,让人做“不能”又想为的事,最终的结果是:全面提升导致了全面挫败。人们在“无能”面前注定了他必然失败,无数失败中失去了信心,失去了人格,只是萎萎地道出了“不如守中”的中庸之道。

人何其可怜,当地面向下塌陷的时候,地面上的人感觉不到自己在下降,只看着天空在越升越高,这就是没有把人当作“人”的结果,人们在信仰伟大文化的时候,应该如孟子一般涉及到人这一本质上来,想想自己应当如何,应当怎么做。

后注: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好高鹜远。生活也许是苦闷的,生命也许是枯燥的,人在世上也许永远也达不到自己的理想境界,但不要灰心。在这世上,人有太多的限制,太多的无奈,太多的无能为力,可是,我们应当庆幸的是,我们还是人,或者说是被看作是“人”,却体会“人”作为“人”的崎岖,也是一种无限的幸福,在自我满足和幸福中,奢望更多的东西。

第10篇:孟子读后感1000字

国学的智慧,是中国人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国学的智慧,体现于伟大的、悠久的中国传统,浓缩于古圣先贤贡献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凝结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禅宗等思想文化形态,并渗透在中国人的全部生活中。换一个通俗的说法,国学的智慧,就是中国的智慧,就是中国人琢磨出来的活法。

今年10月24日和25日两天有幸参加了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波士顿)美中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赵士林在厦门大学给我们讲授的《孟子与中国文化精神》,受益匪浅,感受颇多。赵士林教授学识渊博,尤其对国学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理解,他的课生动幽默、深入浅出、逻辑严谨。听了赵士林教授的国学讲课,让我们寻回了我们温暖可靠的精神家园。由此,有如下体会和收获:

(一)正人正己,以德服人。中国文化历来强调“以德服人”。德育是治的教育中第一位在儒家政的,做人是第一位的,而文化知识还是第二位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正人先正己”的思想,指出“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其身正天下归之。”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心服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正己”的标准是仁义道德,假如自己不能按仁义道德行事,就会威信扫地,更不用说教育别人了。他说:“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由此认为“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于妻子。”勉励人们要以身作则。孟子著名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理论,“推己及人”,首先自己做起,然后推及自己的夫人、兄弟,再到整个家族和国家。说到底,这一方面合与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达立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另一方面也合于《大学》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进修阶梯。一旦做到了这一点,“天下可运于掌”还有什麽不能统一的呢?儒学非常重视人的自我反省功夫,所以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在儒家看来只有经常衡量,才能认识自己,改善自己。管理的实质其实不是管别人,而是管自己;管自己实际上是管心,只有修己,才能安人;人心正了,人心齐了,企业就管好了。所以,从银行整体来讲经常进行道德教育不可或缺,让大家做到以德为先注重品德修养。从个人来讲,就要努力做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从大局、整体利益出发,处处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总的来说,《孟子》是一部充满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也提醒我们要关注人民的疾苦和利益,注重人格修养和道德完善,为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由用户 chener 上传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enku.52yushi.com/wz246.html

(0)
chenerchener
上一篇 2023年12月20日
下一篇 2023年12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