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儿科基础知识点 儿科需要掌握的知识

儿科是医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专注于从出生到青少年阶段的儿童健康问题。作为家长,了解一些基础的儿科知识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我们将科普儿科基础知识点。

科普儿科基础知识点 儿科需要掌握的知识

第1篇:科普儿科基础知识点

一、多让孩子喝白开水,少喝饮料

从营养学的角度上说,夏季白开水是最好的饮料。白开水具有调节体温、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止渴解渴的功效。而诸如汽水,果汁等饮料中都含有过多的糖份、电解质。这些成份不仅会对孩子的牙齿发育造成威胁,同时也会引起肥胖,影响到孩子的食欲及消化功效,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会造成很大的威胁的。

二、注意营养均衡,躲开偏食,挑食恶习

多数孩子都人偏食,挑食的坏习惯,而这种坏习惯会引起孩子的营养失衡,不利于健康成长。所以日常做家长的一定要注意引导孩子注意营养均衡,鼓励孩子饮食要多样化,注意荤素搭配。夏季还是各种水果上市的季节,要特别注意避免让孩子食用没有彻底洗干净的蔬菜水果,避免让孩子过多食用生冷的’蔬菜及瓜果。

三、注意做好孩子脸部器官的保健

孩提时代的儿童对自己的身体保护意识过于薄弱。做家长的要起到引导的作用。比如不要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产品,不要随意的使用眼药水,让幼儿有专业的毛巾全方位预防幼儿眼病感染,保护幼儿视力,对稍大一点的孩子还要引导其坚持做眼保健操。夏季由于气候的变化无常,所以很容易感冒,感冒后要注意用药要注意安全,避免引起中毒性耳聋。一些孩子喜欢用小指去挖鼻孔,做家长的也要及时制止。

此外,做好孩子的口腔卫生保健最为重要。一定要让孩子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同时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刷牙方法,也就是顺着牙缝刷,竖着刷。尽量减少孩子食用糖果的量,如果发现孩子咬手指头,或者咬铅笔头等异物的时候一定要及时的制止。儿童时期也是各种口腔问题高发期,因此一旦发现孩子有牙齿疼痛,食欲不振等问题的话,最好可以带孩子到口腔医院进行科学的检查。此外正确的处理孩子的乳磨牙、反牙合、替牙障碍等也是日常儿童保健的关键。

四、注意避免各种意外伤害

夏季出汗多,儿童很容易长痱子,再者孩子稚嫩的皮肤也很容易受到蚊虫的叮咬,所以加强之方面的防范工作非常重要。此外夏天的阳光紫外线危害较大,因此要注意避免孩子在裸露的环境下活动,外出要尽量让孩子穿上浅色或红色的长一点的衣物。家里最好常备清凉油、万金油等保健品,以减少蚊虫对孩子皮肤的伤害。

五、注意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

对于孩子而言健康而温馨的家庭氛围,就是爸爸爱妈妈,妈妈受孩子,尽量给孩子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具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孩子长期处在不安宁,父母情绪化的生活里,对其身心健康也会造成很大的威胁的,因此建议所有的家长朋友们都能以身作则,全方位的给孩子一份最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2篇:科普儿科基础知识点

最常见的儿科疾病有下面几种:

1、肺炎喘嗽(小儿肺炎)是最常见的儿科疾病,也是儿童死亡的第一原因。临床以发热、咳嗽、咯痰、气急、鼻煽为主要症状,重者可见张口抬肩、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等症。

2、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占儿科门诊量的70%~80%。由于小儿先天禀赋薄弱,易感受风邪,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6个月到3岁为发病高峰,而90%以上以致病微生物为病毒,一般会反复发热3天左右,多以夜间明显,患儿不但服药困难,输液又加重痛苦,家长承受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3、泄泻(腹泻病)腹泻病是一组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疾病,它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我国,由于儿童营养状况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已使该病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其发病率仍然较高,尤其在条件较差的地区,为此,腹泻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

4、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期食欲减退或食欲缺乏为主的症状,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患者一般症状不多,就是长期不思饮食,厌恶摄食,食量显著少于同龄正常儿童,有嗳气、泛恶、脘痞、大便不调等症,或伴面色少华、形体偏瘦、口干喜饮等症,但精神尚好,活动如常。少数患儿由于某些慢性病,如消化性溃疡、慢性肝炎、结核病、长期便秘、锌缺乏等引起,大多数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不合理的饮食制度、不佳的进食环境及家长和孩子的心理因素造成的。

5、反复外感发热是指1年以内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的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其病因包括:先天禀赋薄弱、后天喂养不当、调护失宜、环境影响、反复传染、久病体虚等多个方面。

儿科常见病诊断与治疗

腹泻

婴幼儿腹泻,又名婴幼儿消化不良,是婴幼儿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本病治疗得当,效果良好,但不及时治疗以至发生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时可危及小儿生命。

治疗方案:

1、要调整好孩子的饮食,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有些家长千方百计地喂孩子巧克力、牛奶、鸡蛋等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想以此来弥补患儿腹泻造成的损失,殊不知这样做反而会加重胃肠的负担,使腹泻长时间不愈。此时宜给孩子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糖盐开水,甚至暂禁进食,使胃肠功能得以恢复,以加快疾病的痊愈。

2、注意孩子的腹部保暖小儿腹部容易受寒,而患有腹泻的儿童,肠蠕动本已增快,如腹部再受凉则肠蠕动更快,从而加重病情。

3、要注意保护好病孩的臀部。由于排便次数增多,肛门周围的皮肤及粘膜必定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家长在护理中要特别注意肛门部位。便后应用细软的卫生纸轻擦,或用细软的纱布蘸水轻洗,洗后可涂些油脂类的药膏,以防红臀,并要及时更换尿布,避免粪便尿液浸渍的尿布与皮肤摩擦而发生破溃。对于病孩用过的便具、尿布以及被污染过的衣物、床单,都要及时洗涤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反复感染或传染给其他人。

感冒

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种;占10%~20%的感冒是由细菌所引起的。1岁以内的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更容易患感冒。一般,感冒将持续7~10天,小宝宝有时可持续2周左右。咳嗽往往是最晚消失的症状,它往往会持续几周。经常和大孩子一起玩耍的婴儿,头一年通常要得6~10次感冒;甚至整个冬天都在不停地流鼻涕。

症状:

儿童患感冒时往往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鼻涕、咽喉肿痛等不明显,而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呕吐、腹痛、腹泻等却较明显,婴幼儿感冒时,常常发生高烧,有的患儿甚至发生惊厥,同样患了感冒,儿童得了可能就比大人要重些。

由于儿童抵抗力弱,得感冒后炎症容易波及下呼吸道,引起支气管炎,肺炎等合并症。此外,小儿感冒时有时可引起心肌炎、肾炎危及生命,儿童时期,还有不少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等,这些病在早期,也有类似感冒的一些症状,但由于儿童表达能力差,往往不能明确说明自己哪里不舒服,不会说话的婴儿更是不能表达,并且小儿病情发展变化快,因此对小孩的感冒症状不可掉以轻心,应当细心观察,发现病情异常应及时去医院诊治,千万不能疏忽大意。

第3篇:科普儿科基础知识点

营养基础

(一)能量(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供能)

1.基础代谢:婴幼儿基础代谢所需能量占总能量的50~60%,1岁以内婴儿约需55kcal/(kg.d)。

2.生长发育所需:小儿所特有。婴儿用于生长发育的能量为30~40kcal/(kg.d),占总能量的25~30%。增加1g体重需能量5kcal。(特有)

3.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DA):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可分别使代谢增加30%,4%和6%。婴儿此项能量所需占总能量7~8%。

4.活动所需:婴儿每日所需15~20kcal/kg。

5.排泄损失能量:婴幼儿这部分损失约占进食食物量的10%,每日损失能量8~11kcal/kg。

1岁以内婴儿总能量约需110kcal/(kg.d),每三岁减去10kcal简单估计。12~15%来自蛋白质,30~35%来自脂肪,50~60%来自碳水化合物。

(二)蛋白质:乳类和蛋类蛋白质具有最适合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配比,其生理价值最高。

(三)脂肪:脂肪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是主要供能营养素,储能、保暖、隔热和保护脏器、关节等组织的功能。婴幼儿脂肪需要量4~6g/(kg.d)。

(四)碳水化合物:糖类所供给的的能量为总能量的45%(婴儿)~60%(年长儿),一般占50%。

(五)维生素与矿物质:脂溶性(维生素 A、D、E、K)及水溶性(B族和C)。

(六)水:婴儿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0~75%。内生水,混合膳食约100kcal产生水12ml。

母乳喂养

1.母乳成分及量:

①初乳一般指产后4天内的乳汁:含球蛋白多,含脂肪较少。

②过渡乳是产后5~10天的乳汁:含脂肪最高。

③成熟乳为第11天~9个月的乳汁。

④晚乳指10个月以后的乳汁。

2.母乳喂养的优点

(1)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白蛋白多,不饱和脂肪酸多,乳糖多,微量元素较多,铁吸收率高,钙磷比例适宜。

(2)母乳缓冲力小,对胃酸中和作用弱,有利于消化。

(3)母乳含优质蛋白、必需氨基酸及乳糖较多,有利于婴儿脑的发育。

(4)母乳具有增进婴儿免疫力的作用。

(5)乳量,温度及泌乳速度也较合宜,几乎为无菌食品,简便又经济。

(6)母亲自己喂哺,有利于促进母子感情,密切观察小儿变化,随时照顾护理。

(7)产后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促使母亲早日恢复;推迟月经复潮,不易怀孕。

3.喂养方法:尽早开奶,按需哺乳,每2~4小时1次,每次哺乳15~20分钟

4.断奶:4~6个月起可添加一些辅助食品,12个月左右可完全断奶。

人工喂养:牛乳为最常用者

1.牛奶

(1)牛奶成分:酪蛋白为主,不易消化。饱和脂肪酸多,乳糖少,加5~8%的糖。矿物质成分较高,不利于新生儿、早产儿及肾功能差的婴儿。牛奶含锌、铜较少,铁吸收率仅为人乳的1/5。

(2)牛奶制品:①全脂奶粉:重量1:8或体积1:4配制。②蒸发乳:③酸奶:④婴儿配方奶粉:接近母乳。⑤甜炼乳、麦乳精等不宜作为婴儿主食。

(3)牛乳量计算法(重点):一般按每日能量需要计算:婴儿每日能量需要(100~120kcal)/kg,需水分150ml/kg。100ml含8%糖的牛乳约能供应100kcal,故婴儿每日需加糖牛奶100~120ml/kg。例如一个3个月婴儿,体重5公斤,每日需喂8%糖牛奶量为550ml,每日需水750ml,除牛乳外尚需分次供水200ml。全日奶量可分为5次喂哺。

2.羊奶:叶酸含量极低,维生素B12也少,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

3.代乳品:以大豆为主的代乳品,可作为3~4个月以上婴儿的代乳品。

(三)辅助食品的添加:从少到多;由稀到稠;从细到粗;习惯一种食物后再加另一种;应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添加。

第4篇:科普儿科基础知识点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是因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质所致的一种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一)病因

营养或饮食不当;疾病诱发。

(二)临床表现

体重不增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皮下脂肪减少或消失,首先为腹部,最后为面颊。Ⅰ度:体重低于15?~25?,Ⅱ度:体重低于25?~40?,Ⅲ度:体重低于40?以上。

(三)并发症:营养性贫血:最多见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各种维生素缺乏:常见者为维生素A缺乏。感染。自发性低血糖。

(四)治疗:去除病因;调整饮食及补充营养物质。

①轻度营养不良:热量自120kcal/(kg.d),蛋白质自3g/(kg.d)开始。

②中度营养不良:热量自60kcal/(kg.d),蛋白质自2g/(kg.d),脂肪自1g/(kg.d)开始,逐渐增加。

③重度营养不良:热量自40kcal/(kg.d),蛋白质自1.3g/(kg.d),脂肪自0.4g/(kg.d)开始,首先满足患儿基础代谢需要,以后逐渐增加。

促进消化:各种消化酶,补充缺乏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肌注苯丙酸诺龙,食欲极差者可试用胰岛素葡萄糖疗法。处理并发症。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不足所致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

(一)病因

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食物中钙、磷含量过低或比例不当;维生素D的需要量增加;疾病或药物影响。

(二)临床表现:好发于3月~2岁小儿

1.初期:

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3个月的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多汗、枕秃、Ⅹ线片检查多正常,或仅见临时钙化带稍模糊。血钙浓度正常或稍低,血磷浓度降低,钙磷乘积稍低(30~40),碱性磷酸酶增高或正常。

2.激期:除初期症状外,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机能发育迟缓。

骨骼改变

(1)头部:①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婴儿。②方颅:多见于8~9个月以上小儿③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④出牙延迟。

(2)胸廓:胸廓畸形多发于1岁左右小儿①肋骨串珠②肋膈沟(赫氏沟)③鸡胸或漏斗胸。

(3)四肢:①腕髁畸形:多见于6个月以上小儿,状似手镯或脚镯;②下肢畸形:1岁左右站立行走后小儿,“O”型腿或“X”型腿。

(4)脊柱后突或侧弯,骨盆畸形。

血生化及骨骼X线改变:血清钙稍降低,血磷明显降低,钙磷乘积常低于30,碱性磷酸酶明显增高。X线检查干骺端临时钙化带模糊或消失,呈毛刷样,并有杯口状改变;骺软骨明显增宽,骨骺与骺端距离加大;骨质普遍稀疏,密度减低,可有骨干弯曲或骨折。

3.恢复期:患儿临床状减轻至消失。血清钙磷数天内恢复,碱性磷酸酶4~6周恢复,X线表现2~3周后恢复。

4.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小儿。遗留骨骼畸形。

(三)诊断和鉴别诊断

血清25-(OH)D3(正常10~80μg/L)和1.25-(OH)2D3(正常0.03~0.06μg/L)水平在佝偻病初期就已明显降低,为可靠的早期诊断指标。

第5篇:科普儿科基础知识点

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最低峰出现在生后3-4天;

小儿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时婴儿期和青春期;

学龄期生长发育相对缓慢,智力发育更为成熟,除生殖系统外各系统器官外形均已接近成人;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性事指个系统器官发育的不平衡性;

上部量与下部量相等的年龄是12谁;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乳牙出齐的时间是2.5岁;

小儿开始出现恒牙的时间是6岁;

小儿头围和胸围大致相等的月龄是12个月;

小儿前囟闭合的时间是1-1.5岁;

听觉发育完善的年龄是4岁;

训练小儿定时小便的习惯开始的时间宜为3个月;

小儿最易发生意外事故的阶段是幼儿期;

婴儿输液常选择头皮静脉;

低体重儿是指出生一小时内体重低于2500g者;

早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2周的早产儿;

新生儿产热主要依靠棕色脂肪;

新生儿正常的呼吸频率是40-45次/分;

新生儿出生后开始排胎便的时间是出生后12小时内;

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的常见原因是葡萄球菌;

新生儿出生后感染性肺炎常见的病原菌是革兰阳性球菌;

新生儿肺炎中最严重病死率最高的是胎粪吸入性肺炎;

引起新生儿宫内感染性肺炎常见的病毒是巨细胞病毒;

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10%;

营养不良是指缺乏热量和蛋白质;

营养不良的常见病因不包括先天不足;

导致婴儿营养不良的最主要病因是喂养不当;

小儿肥胖称为成人多种疾病的诱因,包括:冠心病、糖尿病、胆石症、痛风;

可引起手足抽搐的血钙数值时1.75-1.88mmol/l(7-7.5mg/dl);

维生素D缺乏引起手足抽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甲状旁腺反应迟钝。

第6篇:科普儿科基础知识点

1、大肠杆菌败血症首选氨比青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2、小儿金黄色葡萄球菌首选苯唑西林钠或氯唑西林钠。

3、小儿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首选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

4、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衰首选西地兰+K剂。

5、急性肾小球肾炎典型表现:水肿、少尿、血尿、高血压。

6、单纯性肾病“三高一低”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血胆固醇增高,低蛋白血症。

7、肾炎性肾病:血尿、氮质血症、高血压。

8、原发肾病综合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感染。

9、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首选:磺胺嘧啶。

10、先天性钾低患儿常最早引起注意的症状是:生理性黄疸时间延长。

11、乳牙出齐的年龄,正常情况下最晚不超过:两岁半。

12、人乳中含脂肪最多的时期是:过渡乳.

13、新生儿ABO溶血病若需换血,其血缘最好选择“O”型红细胞,“AB”型血浆。

14、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最突出的临床表现是:喘憋。

15、肺炎支原体肺炎最突出的临床症状是:剧咳。

16、法洛四联症的集中畸形中最重要的是:肺动脉狭窄。

17、最易发生脑血栓的先天性心脏病是:法洛四联症。

18、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中,24消失尿蛋白总量临界值应大于20mg/kg、d.

19、肾病综合征出现低钙惊厥,最常见的原因是:尿中常有白蛋白结合的钙排出。

20、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目前首选用药是:泼尼松。

第7篇:科普儿科基础知识点

(1)不宜喝酒: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新生的细胞占优势,如果染上了喝酒的习惯,正在分裂的细胞就会因受酒精的侵害而种下病变的祸根。据报道,凡自幼喝酒者,心血管病的发病率高于一般人的发病率。经常喝酒的`儿童还会患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

(2)不宜烫发:儿童头发细密娇嫩,烫发受热会损伤角质层,以致头发皮脂减少,弹性强度下降而被损伤。

(3)不宜涂口红:口红是用羊毛脂、蜡质和染料制成的。羊毛脂能吸附空气中的灰尘,而灰尘会沾有各种病菌。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内,可引起疾病。

(4)不宜睡弹簧床:儿童的骨骼较松软,可塑性大。如果长期睡弹簧床,会妨碍脊柱的正常生长,破坏脊柱的正常生理性弯曲,易引起驼背、脊柱畸形或腰肌劳损。

(5)不宜穿皮鞋:儿童足骨发育的可塑性大,如过早穿皮鞋,易导致脚的畸形。皮鞋弹力差,伸缩性小,硬度大,易压迫脚部神经和血管,影响脚掌和脚趾的生长和发育。若皮鞋过大,还会使脚部韧带过于伸展,影响足弓的稳定,造成足弓下陷乃至形成扁平足。当然,女孩更不宜穿高跟皮鞋。

(6)不宜戴有色眼镜:市场上出售的儿童太阳镜的镜片大多是有机玻璃或透明彩色塑料片,工艺粗糙,厚薄不均,屈光不正,透明度差,着色不匀。戴上这种眼镜,会加重眼睛的调节负担,引起视神经疲劳,促使视力减退,久而久之,会造成近视。

(7)不宜戴立体声耳机:儿童的听力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鼓膜中内耳及听觉细胞都比成年人娇嫩,对声音的敏感度较强,而辨别声音的能力却比较差,易引起听觉疲劳。给儿童戴上立体声耳机,外耳道口被封闭,声音直接传到鼓膜,声压没有缓冲和回旋的余地直接刺激听觉,时间长了,就会使儿童的听觉不敏感。

(8)不宜跳“迪斯科”舞:医学专家认为,迪斯科舞节奏强烈,儿童自控能力差,容易扭伤摔倒;儿童(特别是幼儿)骨骼尚未成熟,跳迪斯科舞,对生长发育也不利。加之,跳迪斯科舞须频繁扭颈、摆臀,很易出现脑缺血和晕厥;严重的会拉伤脊髓神经,造成所谓“迪斯科舞蹈病”。因此,不论是家长,还是幼儿园老师,都不宜诱导、怂恿儿童跳迪斯科舞。

(9)晚餐不宜过少:“晚餐要少”,是对成年人和老年人讲的,但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的儿童来讲,则是不适宜的。儿童晚餐的热能,应占全日摄入总热能的40%以上。要让孩子吃饱,多吃些新鲜蔬菜及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如鸡蛋、瘦肉等,但不宜吃高脂肪食物。肥胖的儿童,明显超重或父母有肥胖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者,可贯彻“晚餐要少”的原则,但不宜过少。

(10)不宜做倒立运动:一些天真活泼的儿童,喜欢做翻跟头、倒立运动,有的父母还会饶有兴趣地协助孩子做倒立。但倒立活动对儿童是有害的。因为儿童倒立时,可造成颅压升高,其视网膜的动脉压也随之上升,结果可能引起一时性视野缺损,严重的可导致眼睑出血。虽然儿童眼压调节能力较好,但若经常倒立或每次倒立时间过长,将损害其调节能力,带来一些不良后果。

第8篇:科普儿科基础知识点

小儿能量代射特点及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

1.小儿能量的需要分以下五个方面:

⑴基础代谢:比成人高,按每日每公斤体重计算,1岁以内约需230.2KJ(55KCal),12岁184.2KJ(44KCal),7岁以后与成人相近104.6~125.6KJ(25~30KCal)。

⑵活动所需:新生儿只能啼哭、吮奶,这项需要较少,婴儿约为62.8~83.7KJ(15~20KCal/kg.d),需要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2岁时约为125.6KJ/kg.d(30KCal/kg.d)。

⑶生长所需:这一部分热能消耗为小儿所特有。所需热量与生长速度成正比,若饮食所供给的热量不足,生长发育即会停顿或迟缓。婴儿此项热量约占总热量之25~30%.初生数月的婴儿达167.4~209.3KJ(40~50KCal/kg.d),1岁时为62.8KJ(15KCal)。每增加1kg体重需要摄入18410~23849KJ的能量。

⑷食物特殊动力作用,婴儿饮食中虽然蛋白质所占比例较成人高,但小儿食物特殊运力作用低,平均为占总热量6%与成人相仿。

⑸排泄的消耗:每天摄入的食物不能完全吸收,一部分食物未经消化吸收即排泄于体外,此项热量损失不超过10%,但腹泻时,此项热量丢失大增。

综上所述,婴儿用于维持安静状态所需热量(包括基础代谢与食物特殊动力作用),约占总热量50%,用于生长发育所需热量约占25%,用于活动所需约占25%,按单位体表面积计算,能量需要量以婴儿为最高。如总热量长期供给不足可致消瘦、发育迟缓、体重不增、抵抗力降低易患疾病。而总热量长期供给过多时,又可发生肥胖。

实际应用时,主要依据年龄、体重来估计总热量的需要。每公斤体重每日所需热量:新生儿第一周约为60KCal,第2~3周为100KCal,第2~6个月约需110~120KCal.简单计算法:<1岁110KCal/kg.d,以后每3岁减去10KCal,至15岁时为60KCal左右,成人为30KCal左右。

2.营养素的需要: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包括水、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等。

⑴水: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新陈代谢旺盛,热量需要多,但肾脏浓缩功能差,因此所需水分相对地较多。摄入蛋白质和无机盐多者,水的需要量增加,牛乳中含蛋白质及盐类较多,婴儿需水100~150ml/kg/d,3~7岁90~110ml,10岁70~85ml,14岁时约40~60ml.婴幼儿每日摄入量少于60ml/kg,即可发生脱水症状。

⑵蛋白质:由于小儿生长发育需要正氮平衡,故蛋白质按体重计算需要量比成人高。婴儿饮食中蛋白质含量约占总热量的15%,母乳喂养每日需蛋白质2g/kg,牛乳喂养为每日3.5g/kg,混合喂养为每日3.0g/kg。

⑶脂肪:是供给能量的重要物质,主要来源于乳类、肉类、植物油。婴幼儿饮食中脂肪供给占总热量的35%,每日约需4~6g/kg,6岁以上约为每日2~3g/kg。

第9篇:科普儿科基础知识点

1.儿童生长发育: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身高、体重、骨骼、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变化。家长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身高、体重、头围等指标来了解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2.儿童营养:儿童营养是保证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家长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身体状况等因素,合理搭配食物,保证儿童摄入充足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3.儿童疾病预防:儿童疾病预防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关键。家长应了解常见的儿童疾病,如感冒、发烧、咳嗽、腹泻等,并学会正确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儿童健康护理:儿童健康护理是保持儿童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家长应学会正确的儿童护理方法,如洗澡、换尿布、喂养等,并注意保持儿童的清洁卫生。

5.儿童心理发展:儿童心理发展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家长应关注儿童的情感需求,如关爱、陪伴、沟通等,并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6.儿童安全教育:儿童安全教育是保障儿童安全成长的重要环节。家长应教育儿童遵守交通规则、不与陌生人交谈、注意防火、防盗等安全知识。

第10篇:科普儿科基础知识点

新生儿黄疸

(一)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

1.胆红素生成较多: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约为成人的2倍多。

(1)红细胞数相对较多且破坏亦多。

(2)红细胞寿命比成人短20~40天。

(3)来自肝及组织内的血红素蛋白和骨髓中的无效造血的胆红素前体较多。

(4)血红素加氧酶在生后1~7天内含量高,使新生儿产生胆红素潜力大。

2.肝功能发育不成熟

(1)摄取胆红素功能差。

(2)形成结合胆红素功能差。

(3)排泄结合胆红素功能差。

3.肠肝循环特殊:饥饿、便秘、缺氧、酸中毒及颅内出血,常可使新生儿黄疸加重。

(二)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

1.生理性黄疸:生后2~5天出现黄疸,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3~4周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足月儿一般<205μmol/(12mg/dl),早产儿<257μmol/(15mg/dl)。

2.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过早(出生24小时内);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05μmol/(12mg/dl),早产儿>257μmol/(15mg/dl);黄疸持续过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黄疸退而复现;血清结合胆红素>25μmol/(1.5mg/dl)。

新生儿溶血病

母血中对胎儿红细胞的免疫抗体IgG通过胎盘进入胎儿循环,发生同种免疫反应而引起的溶血。

新生儿溶血病以ABO系统血型不合为最常见,其次是RH系统血型不合。ABO溶血病中,母亲多为O型,婴儿为A型或B型;RH溶血病以RhD溶血病为最常见,其次为RhE溶血病。未结合胆红素水平较高时,可引起胆红素脑病。

(一)临床表现:RH溶血病症状较ABO溶血病者严重。

1.胎儿水肿:宫内溶血严重者为死胎。

2.黄疸:黄疸发生早,多在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常迅速加重,血清胆红素上升很快。

3.贫血:肝脾大多见于Rh溶血病。

4.胆红素脑病(核黄疸):一般发生在生后2~7天,早产儿尤易发生。首先出现嗜睡,喂养困难,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半天至1天后很快发展,出现双眼凝视、肌张力增高、角弓反张、前囟隆起、呕吐、尖叫、惊厥,常有发热。常出现手足徐动症、听力下降、智能落后、眼球运动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等后遗症。

(二)诊断

1.产前诊断:对Rh阴性的孕妇妊娠时应检测血中抗D、抗E等抗体,测定羊水中胆红素浓度,测定羊水中磷脂酰胆碱(L)鞘磷脂(S)含量,了解胎儿肺成熟程度,为决定分娩时间作参考。

2.生后诊断:

(1)新生儿溶血的实验室检查:外周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网织红细胞和有核红细胞增多,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

(2)血型特异性抗体的测定

①检查新生儿及其母血型。

②血型特异性抗体检查:Rh溶血病:患儿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即可确诊。ABO溶血病:抗人球蛋白试验常为阴性或弱阳性,用改良法可提高阳性率,阳性具确诊价值;患儿血清游离抗体阳性对诊断有参考意义;抗体释放试验阳性即可确诊。

(三)鉴别诊断

新生儿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氧酶(G-6-PD)缺乏症:从家族史、溶血程度、红细胞Heinz小体和G-6-PD活性降低等方面可鉴别。

(四)预防

1.Rh阴性妇女在娩出Rh阳性婴儿72小时内,肌注抗RhDIgG 300μg,下次妊娠29周时再肌注300μg,效果更好。

2.Rh阴性妇女有流产史者、产前出血、羊膜穿刺后或宫外孕输过Rh阳性血时,应肌注同样剂量。

(五)治疗

1.产前治疗:孕妇在预产期前1~2周口服苯巴比妥;提前分娩。

2.新生儿治疗:第一关(生后1天),立即用压缩红细胞换血以改善胎儿水肿;第二关(2~7)天,降低胆红素防止胆红素脑病;第三关(2周~2月)纠正贫血。

(1)降低血清胆红素:

光照疗法:一般用波长420~470mm的蓝色荧光灯最有效。

换血疗法:

①指征:出生时有水肿、明显贫血、(脐带血?Hb120g/L);胆红素足月儿>342μmol/L(20mg/dl);体重1500g早产儿>256μmol/L(15mg/dl);体重1200g>205μmol/L(12mg/dl)

②血源选择:Rh溶血病应采用Rh血型与母亲相同、ABO血型与患儿相同的供血者;ABO溶血病可用O型红细胞加AB型血浆或用抗A、抗B效价不高的O型血。

③换血量为150~180ml/kg(新生儿血量的二倍)。

(2)增加胆红素与清蛋白的联结①输血浆或清蛋白。②纠正酸中毒③防止低血糖、低体温,禁用磺胺类药物。

(3)及时纠正缺氧、感染,避免快速输入高渗性药物。

通过科普儿科基础知识点,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照顾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能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让我们一起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本文由用户 liing, liing 上传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enku.52yushi.com/wz1084.html

(0)
liing, liingliing, liing
上一篇 2023年12月27日
下一篇 2023年12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