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文化知识点科普 戏曲常识大全普及

中国戏曲,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是中华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它融合了音乐、舞蹈、表演、杂技等多种艺术元素,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今天,我们将深入探索中国戏曲文化知识点科普内容,一同感受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无穷魅力。

中国戏曲文化知识点科普 戏曲常识大全普及

第1篇:中国戏曲文化知识点科普

起源与发展

中国戏曲的起源很早,在上古原始社会的歌舞中已经萌芽了。但它发育成长的过程却很长,经过汉、唐,直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形态。形成于12世纪30年代的南戏艺术,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

先秦时期是戏曲发展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

中唐是戏曲的形成期,中国戏剧飞跃发展,教坊梨园的专业性研究,正规化训练,提高了艺人们的艺术水平,使歌舞戏剧化历程加快,产生了一批用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剧目。宋金时期则是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元代作为戏曲的成熟期,“杂剧”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元杂剧和金院本,如《窦娥冤》、《汉宫秋》等作品,以及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马致远等大家。

明、清两代在杂剧和戏文基础上形成传奇剧,各地方剧种广泛产生,创造了丰富的戏曲文学和完美的舞台艺术体系。明清戏剧家们的出色成就,为戏曲艺术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留下了《琵琶记》、《浣纱记》、《牡丹亭》、《桃花扇》、《长生殿》等一大批不朽的名作。

古希腊戏剧(包括悲剧和喜剧,大约形成于公元前600年)、古印度梵剧(形成于公元元年前后)和中国戏曲(形成于公元12世纪的北宋)被誉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文化”。中国戏曲产生时间虽然较其他两种戏曲较晚,但是前两种古老戏剧文化已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相继消亡,不复存在了,而中国戏曲尽管历经千载,几度兴衰沉浮,却至今仍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里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2篇:中国戏曲文化知识点科普

中国戏曲的主要特色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

  历史上最先使用戏曲这个名词的是宋刘埙(1240—1319),他在《词人吴用章传》中提出“永嘉戏曲”,他所说的“永嘉戏曲”,就是后人所说的“南戏”、“戏文”、“永嘉杂剧”。从近代王国维开始,才把“戏曲”用来作为中国传统戏剧文化的通称。

  戏曲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综合,这种综合性是世界各国戏剧文化所共有的,而中国戏曲的综合性特别强。

  中国戏曲是以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它有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它与表演艺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使中国戏曲富有特殊的魅力。它把曲词、音乐、美术、表演的美熔铸为一,用节奏统驭在一个戏里,达到和谐的统一,充分调动了各种艺术手段的感染力,形成中国独有的节奏鲜明的表演艺术。

  中国戏曲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是虚拟性,舞台艺术不是单纯模仿生活,而是对生活原形进行选择、提炼、夸张和美化,把观众直接带入艺术的殿堂。

  中国戏曲另一个艺术特征,是它的程式性,如关门、上马、坐船等,都有一套固定的程式。程式在戏曲中既有规范性又有灵活性,所以戏曲艺术被恰当地称为有规则的自由动作。

  综合性、虚拟性、程式性,是中国戏曲的主要艺术特征。这些特征,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精髓,构成了独特的戏剧观,使中国戏曲在世界戏曲文化的大舞台上闪耀着它的独特的艺术光辉。

第3篇:中国戏曲文化知识点科普

代表人物

(一)杨小楼

武生演员。原名三元,又名嘉训。祖籍安徽怀宁。杨月楼之子。与梅兰芳、余叔岩并为20世纪20~30年代京剧三大代表人物,时称“三大贤”,享有“武生泰斗”、“国剧宗师”的盛誉。幼年随父练功学戏。清光绪十二年(1886)入小荣椿班习武生,排名春圃,师从杨隆寿、姚增禄、茹莱卿等。光绪二十年出科,于京津搭班配戏。光绪二十六年拜俞菊笙为师,得俞亲传《铁笼山》、《艳阳楼》、《金钱豹》、《挑华车》等剧。光绪二十八年搭入宝胜和班,以“小杨猴子” 艺名公演。由谭鑫培提携,任同庆班挑梁武生。光绪三十二年被选入升平署。光绪三十四年进宫承差。1916年与梅兰芳加入桐馨社,在第一舞台首次合作《长坂坡》。1920年自组中兴社,在三庆园与余叔岩首次合作《八大锤》。1921年与梅兰芳合组崇林社,并合作排演由齐如山执笔的新剧《霸王别姬》,于次年2月15日在第一舞台首演。1922年先后组建松庆社、双胜社、忠庆社、永胜社。七七事变后,编演《甘宁百 骑劫魏营》、《坛山谷》等剧,宣扬爱国思想。同年10月,抱病参加北平梨园界为救济河北省难民在新新剧院举办的义务戏,与陆素娟合演《霸王别姬》。1938年2月16日逝于北平,葬于宣武区松柏庵安苏义园。杨小楼风格融合俞菊笙和杨月楼两个流派之长,吸收谭鑫培演技特点,武生演出兼重文武,讲究“武戏文唱”,创造出独特的武生戏表演风格,世称“杨(小楼)派”。曾参与拍摄《金钱豹》、《别母乱箭》、《空城计》、《英雄会》、《长坂坡》、《挑华车》6部黑白无声电影片段,今已无存。曾居住在北京市宣武区茶儿胡同31号、笤帚胡同20号、百顺胡同、小马神庙。

(二)傅小山

武丑演员。原名恒泰。满族。北京人。票友出身,自幼参加北京香会组织,演练“五虎棍”。后拜许福雄(许魔儿)为师习武丑。后又拜在王长林门下。出师后,先后搭义顺和班、程砚秋剧团,常与武生演员周瑞安合作演出。后长期辅佐杨小楼演出,参加杨小楼新戏《闹花灯》、《野猪林》的排练演出。清光绪三十年(1904)被选入升平署。傅小山主张丑行文、武分工。其嗓音略嫌嘶哑,但念白爽脆,擅跌扑特技。在《开吊杀嫂》中的“高毛过桌”堪称一绝。胜利公司于1928年为其录制唱片4面,包括《霸王庄》(饰朱光祖)1面、《长坂坡》(饰夏侯恩)1面、《连环套》(饰朱光祖)2面。擅演剧目有《时迁偷 鸡》、《雁翎甲》、《盗钩》(见《连环套》)、《霸王 庄》、《九龙杯》、《打渔杀家》、《艳阳楼》、《白水 滩》、《剑峰山》等。传人有马富禄、王福山等。

第4篇:中国戏曲文化知识点科普

中国戏曲知识:川剧

  川剧产生于18世纪中期,即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它直接继承和发扬了我国民族戏曲的优秀传统,经过许多前辈艺人的辛勤劳动,以及成功吸收了古典戏曲的昆腔、弋阳腔、梆子腔和皮黄四大声腔和本地区的民间灯戏精华,在这些戏曲流入四川以后,受到四川地方语言及民间音乐的影响并相结合,经过长期的改造、演变过程,这才形成一个具有丰富内涵、以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和浓郁四川地方色彩的地方剧种。

  川剧在初期还只是一些班子,这些班子只用一种声腔形式,如纯粹的丝弦班子(胡琴腔),著名的就有成都的“泰洪班”,重庆的“毕胜班”、“吉群班”、“同庆班”,稍后也有把胡琴腔、高腔等混合组成的“皮河两开”班子。而真正把川剧的几种声腔形式结合起来是在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各大城市建立了茶馆的时期,它为川剧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由于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茶馆,这一市民固定的娱乐场所,从客观上为川剧提供了理想的场所和较好的物质条件。而且不仅是这些专业的班子,老百姓也喜欢参与进来,这种业余的表演,四川称为“玩友”或“围鼓”,是老百姓重要的文娱活动方式,这为川剧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群众基础。解放后,川剧发展得更加完备,整理出大量的完整优秀传统剧目的同时,也创造了许多新剧目。到八十年代以后,四川省专业川剧团就有127个之多,云贵也有十几个专业团体。

  川剧是一种以音乐、舞蹈、念白作为表现手段,以写意为主,虚实结合的表演艺术,它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展现了广阔的内容。

  在音乐上,川剧音乐独具特色。其打击乐非常精彩,川剧锣鼓是各种剧种打击乐中最优秀的`,它音响强烈,节奏鲜明、多变,音色别具一格,牌子非常复杂,极其多样,贯穿五种声腔,与演员的唱、做、念、打丝丝相扣;川剧的吹打乐也是川剧中最重要的内容,有许多唢呐曲牌和锣鼓套打;川剧丝竹乐常用胡琴、笛子曲牌演奏,使用上,昆腔用曲笛,胡琴腔用小胡琴,弹戏用盖板,灯戏用“迷胡子”伴奏,音乐风格多样,极富艺术特色。

  在角色的造型上,可分为生、旦、净、末、丑五大行当,过去全由男演员担任,在上世纪初开始出现女演员,改进和丰富了旦角表演艺术。

  川剧化装,其精致与艺术性,不亚于京剧,净和丑都有脸谱,丑角的脸谱是在鼻梁上涂白色方块,人们称为“化鼻梁”,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寓庄于谐;净角,又称为“花脸”,脸谱造型丰富多彩,忠奸分明,黑色代表刚毅正直,白色代表奸诈狠毒,红色代表忠勇性烈,绿色代表侠骨义肠,蓝色代表刚强坚毅,黄色代表残忍暴虐,金银脸代表神圣威严,高度的概括性和想象力,给人们展示了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

  川剧有许多蜚声全国的名角。旦角里,著名的演员有阳友鹤,陈书舫、竟华、杨淑英;生角里,著名的有天籁、贾培之、张德成、司徒慧聪;丑角有杨成基、周企何、周裕祥、陈全波。他们蜚声全国,其中,中国邮政发行过陈书舫的记念邮票,是她在《思凡》中的扮相;周企何被誉为与京剧里萧长华同名的川剧幽默大师;阳友鹤和周企何表演的《秋江》里,演员仅靠一支木桨,以神代形,展现出一派波光粼粼、小舟荡漾的风光来。京剧大师梅兰芳曾赞誉道“我们都不敢演“打鱼杀家”啦!”;川剧传统名剧《白蛇传》里,《金山寺》一场,紫金铙钹三变化身,护法韦驮踢

第5篇:中国戏曲文化知识点科普

 中国戏曲是一个值得我们珍惜的文化遗产,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非常璀璨的产物。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戏曲基本常识,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

  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中国戏曲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各民族地区地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其它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昆曲、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河南坠子、湘剧、黄梅戏、湖南花鼓戏等。

  生

  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演男性人物。生行初见于宋元南戏,后除元杂剧外,历代都有,一般扮演青壮年男子,是剧中主要人物。随着艺术的发展,生行又据所扮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划分为许多专行,如老生、小生、武生等。

  老生

  指中老年以上的男性角色,唱和念白都用本嗓(真嗓),基本上都是戴胡子的,所以又称“须生”,如诸葛亮、蔺相如等。

  小生

  扮演青少年男子,化妆不戴胡须,扮相清秀、英俊,演唱用尖音假嗓,念自兼用真假嗓,如吕布、周瑜等。

  武生

  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男子,分为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两类,长靠武生穿厚底靴子,扎大靠(盔甲),武打、工架并重,如赵云、马超等。短打武生身穿紧身短装,穿薄底靴子,偏重武打特技,如武松、林冲等。扮演中老年英雄人物的称武老生,武生还兼演部分勾脸戏(武净戏),猴戏中的孙悟空一般也由武生扮演。

  旦

  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扮演女性人物。旦的名目初见于宋代歌舞.宋杂剧已有装旦,后历代都有这行角色,又大都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划分为许多专行。

  正旦

  俗称“青衣”,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得名。主要扮演庄重的青、中年妇女,以唱功为主,行动比较稳重,如王宝钏、秦香莲等。

  花旦

  大多扮演青年女性,多着短衣裳,人物,吐格活泼,动作敏捷伶俐,表演以做功、说白为主,如金玉奴、小青等。

  刀马旦

  大都扮演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较重唱、做和鲤蹈,如梁红玉、穆桂英等。

  武旦

  扮演擅长武打、勇武的女性,着重武打,特别是使用特技“打出手”,如杨排风、孙二娘等。

  老旦

  专门扮演老年妇女角色的行当,主要突出老年人的特点,演唱用本嗓(其余旦角一律用小嗓唱),唱腔与老生接近,但具有女性婉转迂回的韵味,如余太君、岳母等。

  花面

  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一般认为是杂剧和金院本的副净演变而来。面部化妆用脸谱、唱用宽音或暇音,动作大开大阖,大都扮演性格刚烈或粗鲁奸险的男性人物。按扮演人物性格、身份及其艺术特点,又划分为许多专行,如京剧的正净、副净、武净等。

  末

  传统戏曲角色行当。宋杂剧中有副末。元杂剧的正末是同正旦并重的两个主要角色。明清时,成为独立行当,常扮社会地位比生扮的人物低、表演上唱做并重的中年年以上男子。近代多数剧种已并入老生行。

  丑

  戏曲表演主要行当之一。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块白粉而俗称“小花脸”。又与净角的大花脸、二花脸并列而俗称“三花脸”。宋元南戏已有丑角。可表现幽默、机智的人物,也可表现灵魂丑恶、奸诈卑鄙的人物。按扮演人物身份、,陛格和技术特点,分为文丑和武丑两大支系。

  龙套

  也叫“文堂”、“流行”。扮演剧中士兵、夫役等侍从人员,因身着特殊形式的龙套衣得名,一般以四人为一堂。舞台上用一堂或两堂龙套,以表人员众多,起烘托声势作用。

  折

  戏曲的幕和场都叫折。一次只演出一本大戏里相对完整的一小出或是一折,就叫“折子戏”。折子戏一般都是一本大戏中最精彩的部分。一本大戏全场都演叫“全本戏”。如果一些大型剧目一次演不完,需要连演几次,就叫“连台本戏”。

  压轴戏

  是指一台折子戏演出中倒数第二个剧目。因最后一个剧目称大轴而得名。通常是最精彩的。

  梨园

  唐代由唐明皇开设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培训演员的地方。京剧界追根溯源就用了“梨园”的名称,世代相传,称戏曲界叫“梨园界”,这一行业叫“梨园行”。戏曲演员们为“梨园弟子”,而有几代人从事这个事业的家庭为“梨园世家”。

  科班出身

  过去的戏曲演员有些是拜师学艺的徒弟,属个体为单位的家学或叫私学。科班是后来出现的集体学艺的组织,曾培育出大量艺术人才。由于那时的演出单位不叫剧团,而称戏班,最早的科班又是由戏班建立起来的。经过严格训练出师的弟子叫“科班出身”。

  草台班

  临时搭设的戏台,习称“草台”。旧时经常在农村和集市临时搭台演出的戏班,称“草台班”。

  反串

  一般演员较少,设备简陋,流动性大。职业演员偶尔扮演与自身本工的行当不同的戏,叫做“反串”,也有被用于男扮女或女扮男的情形。

  票友

  旧时对戏曲、曲艺的非职业演员、乐师的通称。他们临时参加正式演出叫“客串”。无伴奏的演唱或不化妆的演唱叫“清唱”。

  四功五法

  指戏剧的基本功,戏曲演员唱、念、做、打(唱功、念白、做工、武打),俗称“四功”;手、眼、身、法、步(手势、眼神、身段、技法、台步)合称“五法”。

  声腔

  戏曲以演唱的腔调来区分不同品种叫“声腔”。某些戏曲剧种或剧种的腔调在音乐或演唱方法上具有较多共同性被称为一种声腔,或归为一个声腔系统。

  行头

  演戏用的道具、服装。狭义只代表戏装,一般不分朝代、地域和季节,只按性别、年龄和社会地位进行妆饰。京剧传统剧目的服装,基本上都以明代衣冠为主。主要有以下几类:蟒,帝王及高级官员的穿着,以不同颜色标志品级高低,黄色最尊,皇帝专用,以下依次为绛、白、红、蓝、黑。官衣,中、下级官员的穿着,也按等级分为不同颜色,红色高,黑色低。帔,官员平时的穿着,有时依年龄分,老者绛色,少年红色粉色。褶子,日常便服,有素色、花色,年长者用青、蓝,年少者用红、粉,书生用素蓝,贫士用素黑,落魄者用黑褶子、上缀杂色绸块(又称“富贵衣”)。铠靠,武将的铠甲,胸前置护心镜,腹部及两肩绣虎头,背插四旗,以显示大将威武庄严,这些服饰,男女大致相同,女装尺寸略小。此外,女性专用者有宫衣、云肩、裙、旗装等。蟒、褶子、帔等袖端所缀一尺上下的白绸叫“水袖”,英武、勇猛的人物盔帽上的两根五六尺长的雉鸡尾制饰物叫“翎子”。

  脸谱

  化妆方面,最有特点的是净角画脸谱,即用浓墨彩来勾画面部的眉毛、眼窝、鼻窝、嘴角、脸纹,形成五颜六色的各种图案。“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赋以丑型”,这是中国美学评价的传统。脸谱是这种传统美学原则的体现。大体说来,红脸表示赤胆忠心,气性耿直;紫脸表示有血性而较沉稳;蓝脸表示凶猛剽悍,性情暴烈;黄脸表示胸有城府,工于心计;黑脸表示勇武鲁莽或铁面无私;白脸则表示虚伪奸诈,阴险狠毒。在杰出演员身上,脸谱也是帮助他塑造各种有血有肉的生动形象的重要手段。脸谱也有不同流派,这与整个流派的艺术风格是协调、统一的。京剧脸谱较著名的流派有钱(金福)派、郝(寿臣)派、侯(喜瑞)派、刘(奎官)派等。这种手法后来被借用到文艺形式中,称为“脸谱化”,有简单化的意思。

  检场

  京剧舞台美术工作中还有一项叫做检场。作用是在台上为演员传送小道具、搬动桌椅;帮助演员在台上增减、改换衣服;当剧中需要演员做危险动作时,起安全保护作用;检场还撒火彩,即用松香末撒出各种各样火彩,如“月亮门”、“过桥”、“连珠炮”、“托塔”等,以表现烈焰冲天的场景或神仙奇幻的气氛。建国以来,为保持舞台艺术的完整性,检场活动已采用幕布或灯光予叫掩蔽。

第6篇:中国戏曲文化知识点科普

中国戏曲的起源

  先秦时期

  (一)先秦——戏曲的萌芽期。《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唐中后期

  (二)唐代(中后期)——戏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后,我国戏剧飞跃发展,戏剧艺术逐渐形成。

  宋金时期

  (三)宋金——戏曲的发展期。宋代的“杂剧”,金代的“院本”和讲唱形式的“诸宫调”,从乐曲、结构到内容,都为元代杂剧打下了基础。

  元朝时期

  (四)元代——戏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杂剧”就在原有基础上大大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戏剧。它具备了戏剧的基本特点,标志着我国戏剧进入成熟的阶段。其中最为杰出的作曲家为关汉卿,他的代表作《窦娥冤》历来被后人称颂。

  明清时期

  (五)明清——戏曲的繁荣期。戏曲到了明代,传奇发展起来了。明代传奇的前身是宋元时代的南戏(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是在宋代杂剧的基础上,与南方地区曲调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温州是它的发祥地)。

  南戏在体制上与北杂剧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受一人唱到底的限制,有开场白的交代情节,多是大团圆的结局,风格上大都比较缠绵,不像北杂剧那样慷慨激昂,在形式上比较自由,更便于表现生活。

  可惜早期南戏的本子保留下来的极少,直到元末明初,南戏才开始兴盛,经过文人的加工和提高,这种本来不够严整的短小戏曲,终于变成相当完整的长篇剧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记》就是一部由南戏向传奇过渡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题材,来源于民间传说,比较完整地表现了一个故事,并且有一定的戏剧性,曾被誉为“南戏中兴之祖”。

  明代中叶,传奇作家和剧本大量涌现,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汤显祖。他一生写了许多传奇剧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死生离合的故事,歌颂了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幸福爱情,要求个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给爱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战胜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取得了最后胜利。这一点,在当时封建礼教牢固统治的社会里,是有深远的社会意义的。这个剧作问世三百年来,一直受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直到今天,“闺塾”、“惊梦”等片断还活跃在戏曲表演的舞台上,放射着它那艺术的光辉。

第7篇:中国戏曲文化知识点科普

中国戏曲中人物角色的行当分类,按传统习惯,有“生、旦、净、丑”和“生、旦、净、末、丑”两种分行方法,近代以来,由于不少剧种的“末”行已逐渐归入“生”行,通常把“生、旦、净、丑”作为行当的四种基本类型。

  每个行当又有若干分支,各有其基本固定的扮演人物和表演特色。

  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生”、“净”、两行是男角色;“丑”行中除有时兼扮丑旦和老旦外,大都是男角色。

  生:男性 小生 老生 武生

  旦:女性 花旦 刀马旦 老旦 青衣

  净:花脸

  末:年纪较大男性

  丑:丑角 文丑 武丑

  一般来说,“生”、“旦”的化妆,是略施脂粉以达到美化的效果,这种化妆称为“俊扮”,也叫“素面”或“洁面”。

  其特征是“千人一面”,意思是说所有“生”行角色的面部化妆都大体一样,无论多少人物,从面部化妆看都是一张脸;“旦”行角色的面部化妆,也是无论多少人物,面部化妆都差不多。

  “生”、“旦”人物个性主要靠表演及服装等方面表现。

  脸谱化妆,是用于“净”、“丑”行当的各种人物,以夸张强烈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与“素面”的“生”、“旦”化妆形成对比。

  “净”、“丑”角色的勾脸是因人设谱,一人一谱,尽管它是由程式化的各种谱式组成,但却是一种性格妆,直接表现人物个性,有多少“净”、“丑”角色就有多少谱样,不相雷同。

  因此,脸谱化妆的特征是“千变万化”的。

  “净”,俗称花脸。

  以各种色彩勾勒的图案化的脸谱化妆为突出标志,表现的是在性格气质上粗犷、奇伟、豪迈的人物。

  这类人物在表演上要音色宽阔宏亮,演唱粗壮浑厚,动作造型线条粗而顿挫鲜明,“色块”大,大开大合,气度恢宏。

  如关羽、张飞、曹操、包拯、廉颇等即是净扮。

  净行人物按身份、性格及其艺术、技术特点的不同,大体上又可分为正净(俗称大花脸)、副净(俗称二花脸)、武净(俗称武二花)。

  副净中又有架子花脸和二花脸。

  丑的俗称是小花脸或三花脸。

  正净(大花脸),以唱工为主。

  京剧中又称铜锤花脸或黑头花脸,扮演的人物大多是朝廷重臣,因而以气度恢宏取胜是其造型上的特点。

  副净(也可通称二花脸),又可分架子花脸和二花脸。

  架子花脸,以做工为主,重身段动作,多扮演豪爽勇猛的正面人物,如鲁智深、张飞、李逵等。

  也有扮反面人物的’,如京剧中抹白脸的曹操等一类,。

  在其它剧种里大多不称架子花脸,有的剧种叫草鞋花脸,如川剧、湘剧等。

  二花脸也是架子花脸的一种,戏比较少,表演上有时近似丑,如《法门寺》中的刘彪等。

  武净(武二花),分重把子工架和重跌朴摔打两类。

  重把子工架一类扮演的人物如《金沙滩》的杨七郎、《四平山》的李元霸等。

  重跌朴摔打一类,又叫摔打花脸。

  如《挑滑车》中牛皋为架子花脸,金兀术为武花脸,金兀术的部将黑风利为摔打花脸。

  “丑”(小花脸或三花脸),是喜剧角色,在鼻梁眼窝间勾画脸谱,多扮演滑稽调笑式的人物。

  在表演上一般不重唱工,以念白的口齿清晰流利为主。

  可分文丑和武丑两大分支。

  戏曲中人物行当的分类,在各剧种中不太一样,以上分类主要是以京剧的分类为参照的,因为京剧融汇了许多剧种的精粹,代表了大多数剧种的普遍规律,但这也只能是大体上的分类。

  具体到各个剧种中,名目和分法要更为复杂。

  末行扮演中年以上男子。

  在北杂剧中,末称“末泥”或“末尼色”,泛指末本正角,与宋元杂剧所称的“生”同,而与“末”的涵义不同。

  宋元南戏所称之“末”实即“副末”,除担任报台,介绍剧情梗概和剧目主题的开场外,还在戏中扮演社会地位低下的次要脚色。

  昆剧“末”行是继宋元南戏脚色制度发展而来,按照南昆的路子,包括老生、副末、老外三个家门,约在清代中叶初步定型。

  旦行

  旦行,京剧的主要行当之一,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

  按扮演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及其表演特点,又有比较详细的分工,有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

  正旦:又叫“青衣”。

  是以唱为主的,多是扮演雍容华贵、身份显赫的妇女。

  如《贵妃醉酒》中的杨贵妃,《铡美案》中的秦香莲,《二进宫》中的李艳妃等。

  花旦:是以做为主的,多是扮演青春活泼或行为放荡的妇女。

  如《坐楼杀惜》中的阎惜娇,《西厢记》中的红娘,《拾玉镯》中的孙玉姣等。

  武旦:是以武打为主的,多是扮演穿箭衣的女英雄。

  多穿紧身衣服,表演上重翻打。

  如《武松打店》中的孙二娘,《白蛇传》中的青蛇等。

  武旦:是以武打为主的,多是扮演穿箭衣的女英雄。

  多穿紧身衣服,表演上重翻打。

  如《武松打店》中的孙二娘,《白蛇传》中的青蛇等。

  刀马旦:表现那些女将或女元帅,一般要扎大靠,表演上重靠把工架,如《穆桂英挂帅》中的穆桂英等。

  老旦:所扮演的角色有贫寒的老妇,也有富贵的国太,还有武打的女老英雄。

  老旦是用大嗓唱曲的,要求演员有“ 音”和“衰音”,把二音结合起来,才能表现老年妇女,也区别于年青妇女尖而细的嗓音。

  如《红灯记》中的李奶奶,《吊金龟》中的康氏等。

  彩旦:俗称丑婆子,唱念都用本嗓,实际是用丑角来应工的。

  简单说彩旦是重说白的,而且基本上都说京白,以做工为主,表演、化妆都很夸张,是以滑稽和诙谐的表演为主的喜剧性的角色。

  这类角色并不全是坏人,有的是用来讽刺愚蠢和自作聪明的人,比如《凤还巢》里的大姐程雪雁,《西施》里的东施等。

  还有一些是表示性格爽朗、粗犷、豪放的妇女,例如《串龙珠》里的花婆,《四进士》里的万氏,《铁弓缘》里陈秀英的母亲等等,还有的是塑造了风趣、诙谐的艺术形象,例如《拾玉镯》的刘媒婆等。

第8篇:中国戏曲文化知识点科普

中国汉族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京剧、豫剧、越剧、被官方和戏迷友人们誉为中国戏曲三鼎甲。被誉为中国五大戏曲剧种的有:京剧(东方”歌剧”)、豫剧、越剧、黄梅戏(芬芳的泥土气息)、评剧。其它剧种有:昆曲、粤剧、淮剧、川剧、秦腔、晋剧、汉剧、河北梆子、湘剧、湖南花鼓戏等。

  戏曲是中国汉族传统艺术之一,剧种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又说又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其主要特点,以集汉族古典戏曲艺术大成的京剧为例,一是男扮女(越剧中则常见为女扮男);二是划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三是有夸张性的化装艺术——脸谱;四是“行头”(即戏曲服装和道具)有基本固定的式样和规格;五是利用“程式”进行表演。中国的民族戏曲,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直到清代地方戏曲空前繁荣和京剧的形成。

第9篇:中国戏曲文化知识点科普

唐代对戏曲的影响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正是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华戏曲应运而生。高度发展的政治、经济为戏曲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社会条件,蓬勃发展的文化艺术又为戏曲提供了无与伦比的物质基础,从而大大地推进了它的形成历程。

  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是经济高度发展的结果,促进了戏曲艺术的自立门户,并给戏曲艺术以丰富的营养,诗歌的声律和叙事诗的成熟给了戏曲决定性影响。音乐舞蹈的昌盛,为戏曲提供了最雄厚的表演、唱腔的基础。教坊梨园的专业性研究,正规化训练,提高了艺人们的艺术水平,使歌舞戏剧化历程加快,产生了一批用歌舞演故事的戏曲剧目。

  开元盛世,安居乐业,必然要求更多的文化娱乐,尤其是群众性的戏曲活动,民间散乐的娱乐活动,更多地趋向于农闲“自乐班”式的娱乐,也是他们交流感情,学文化、学历史、学道德的一种形式。

第10篇:中国戏曲文化知识点科普

中国戏曲的发展

  萌芽

  在原始社会,氏族聚居的村落产生原始歌舞,并随着氏族的逐渐壮大,歌舞也逐渐发展与提高。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

  繁荣

  12世纪中期到13世纪初,逐渐产生了职业艺术和商业性的演出团体及反映市民生活和观点的元杂剧和金院本,如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以及《赵氏孤儿大报仇》等作品。这个时期是戏曲舞台的繁荣时期。

  延展

  16世纪明朝中叶,江南兴起了昆腔,涌出了《十五贯》、《占花魁》等戏曲剧目。这一时期受农民欢迎的戏是产生于安徽、江西的弋阳腔,昆腔受封建上层人士的欢迎。

  鼎盛

  明末清初的作品多是写人民群众心中的英雄,如穆桂英、陶三春、赵匡胤等。这时的地方戏,主要有北方梆子和南方的皮黄。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高度繁荣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了名列“同光十三绝”的第一代京剧表演艺术家及不同流派的宗师,标志着京剧艺术的成熟与兴盛。不久京剧向全国发展,特别是在上海、天津,京剧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剧种,将中国的戏曲艺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戏曲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唱腔、表演还是服饰、道具,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当珍视并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新的时代里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希望本文的中国戏曲文化知识点科普内容对你有帮助。

本文由用户 jining 上传分享,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点这里联系)处理。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enku.52yushi.com/wz818.html

(0)
jiningjining
上一篇 2023年12月23日
下一篇 2023年12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